項目 相關資料

名:

陳勇至

研究領域:

森林遊憩、育林學、森林生態、森林生物技術

聯絡方式:

聯絡電話:049-2612210 
電子郵件:yungchihchen@ntu.edu.tw

近年研究成果:

期刊論文
1. Tseng, Wei-Chun, Ya-Chu Yang, Yun-Ju Chen & Yung-Chih Chen* (2021) Estimating the Willingness to Pay for Eco-Labeled Products of Formosan Pangolin (Manis pentadactyla pentadactyla) Conservation. Sustainability 13(17): 9779. (SCI)
2. 陳勇至、王介鼎、陳潔音、徐源成、蕭文偉(2021)臺大實驗林紅檜生態保育區預定地大型真菌調查。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實驗林研究報告 35(4):265-276。
3. 陳勇至、周宏祈、葉開溫、王亞男、王介鼎(2021)溫度與逆境對於青脆枝喜樹鹼生合成基因之影響。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實驗林研究報告 35(2):79-92。
4. Chen, Chung-I., Ya-Nan Wang, Heng-Hsun Lin, Ching-Wen Wang, Jui-Chu Yu & Yung-Chih Chen* (2021) Seasonal Photosynthesis and Carbon Assimilation of Dynamics in a Zelkova serrata (Thunb.) Makino Plantation. Forests 12(4): 467.
5. 陳勇至、陳忠義、陳秋萍、王介鼎、周宏祈、陳陽發(2020)兩個相鄰人工林分細菌相調查。臺大實驗林研究報告34(4):283-298。
6. 鄭智馨、陳勇至、陳秋萍(2020)臺灣中部山區天然林更新為孟宗竹林和柳杉林後之枯落物動態變化。臺大實驗林研究報告34(3):245-268。
7. 陳陽發、鍾富雅、許伯誠、林宗岐、陳勇至(2020)溪頭不同林型土壤節肢動物之初步研究。臺大實驗林研究報告 34(3):213-226。
8. 陳陽發、王介鼎、周宏祈、郭福麟、陳勇至 (2019) 鳳凰山天然林土壤細菌相調查。臺大實驗林研究報告 33(3): 157-170。
9. 陳勇至、楊智凱、陳彥廷、陳陽發 (2018). 南投縣水里鄉校園木本植物多樣性分析。臺大實驗林研究報告 32(3):221-234。
10. Chen, Y. C., Wang, C. T., Lees, D. C., & Wu, L. W. (2018). Higher DNA insert fragment sizes improve mitogenomic assemblies from metagenomics pyrosequencing datasets: an example using Limenitidinae butterflies (Lepidoptera, Nymphalidae). Mitochondrial DNA Part A, 29(6): 840-845.
11. 林天培、王亞男、陳勇至、周宏祈、余瑞珠、陳忠義 (2017) 屏東萬隆農場四種平地造林樹種之枯落物與環境因子關係之探討。中華林學季刊 50(3):265-277。
12. 楊韻平、王介鼎、周宏祈、王亞男、陳忠義、陳勇至 (2017)柳杉光合作用對季節與方位之反應。中華林學季刊50(1):1-17。
13. 陳陽發、古宏政、林育綺、林容諄、徐堉峰、陳勇至 (2017)臺大實驗林鳳凰自然教育園區毒蛾亞科(鱗翅目:裳蛾科) 調查。臺大實驗林研究報告31(1):25-40。
14. 陳勇至、王亞男、陳忠義、郭福麟、周宏祈、王介鼎 (2017) 五種原生樹種在重建造林地初期生長之研究。臺大實驗林研究報告31(1): 51-66。
15. 郭福麟、陳勇至、王介鼎 (2016) 溪頭地區鳳凰山之大樹及珍貴樹木調查。臺大實驗林研究報告30(4): 313-318。
16. 陳勇至、王亞男、王介鼎 (2016) 總體基因體學在森林學上的應用。臺大實驗林研究報告30(2): 139-152。
17. 陳勇至、沈金輝、葉開溫、王亞男 (2013) 青脆枝中拓樸異構酶I基因的選殖及分子特性分析。中華林學季刊,46(2):167-178。
18. 陳勇至 (2012) 青脆枝中喜樹鹼生合成基因的表現與其拓樸異構酶I的胺基酸序列分析。國立台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研討會論文
  柳婉郁、陳勇至* (2021) 「COVID-19對溪頭自然教育區遊客人數的影響」,休閒、遊憩、觀光學術研討會。南投。110年9月24-25日國立暨南大學。
1. 周宏祈、王介鼎、陳勇至 (2018) 沉香之微生物相初探。海峽兩岸暨港澳青年科學家論壇-瓊港澳台環南海生物多樣性及國家公園建設試點研討會,海南海口。2018.09.28。
2. Chiou-Pin Chen, Hong-Chyi Jhou, Chieh-Ting Wang, Yung-Chih Chen (2018) The Investigation of Soil Bacterial Community between Three Forest Types in the Experimental Forest, NTU. NTU – UTokyo Joint Workshop on Long-term Monitoring and Data Analysis for Ecosystem Services in Asian University Forests.(Poster). Nantou, Taiwan. 2018.06.25.
3. Chieh-Ting Wang, Yung-Chih Chen, Hong-Chyi Jhou, Fu-Lin Kuo (2018) Characterization of growth in a Taiwania cryptomerioides clonal seed orchard in Xitou, Taiwan.  NTU – UTokyo Joint Workshop on Long-term Monitoring and Data Analysis for Ecosystem Services in Asian University Forests. Nantou, Taiwan. 2018.06.25.
4. 王介鼎、陳勇至、周宏祈、蕭文偉、王亞男 (2017) 臺灣杉遺傳及種源試驗之研究。106年森林資源永續發展研討會。臺灣宜蘭。2017.10.26。
5. 陳勇至、邱岳瑩、林麗貞、蔡明哲 (2017) 環境教育的發展-以溪頭自然教育園區為例。第八届海峡两岸生物多样性與森林保護文化研討會。福建德化。2017.06.20。
6. Hsueh-Wen Lih, Chieh-Ting Wang, Hong-Chi Jhou, Yung-Chih Chen, Shu-Hui Liao and Ya-Nan Wang (2016) The effects after thinning of Japanese cedar at Xitou. The 12th Annual meeting “Durable agriculture-Agriculture of the Future” AGROCV-02 Craiova, Romania. 2016.11.17.
7. Yung-Chih Chen, Chung-I Chen, Hong-Chyi Jhou, Ya-Nan Wang, Chieh-Ting Wang (2015) A Study on early growth of five native species in restoration forest. The Sixth Symposium of Asian University Forest Consortium, Taiw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Experiment of University Forest.(Poster). Nantou, Taiwan. 2015.10.06.
 其他
1. 王介鼎、王億傑、李佳如、李春霖、吳立偉、吳采諭、高士弼、陳秋萍、陳建仁、陳勇至、陳陽發、陳潔音、郭福麟、游崇瑋、莊閔傑、黃憶汝、葉永廉、葉信廷、楊智凱、鄭森松、衛強、劉廷彥、劉威廷、蕭文偉、賴彥任、鍾立展(2017)一起去森林散步-溪頭自教育園區環境教育解說手冊。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實驗林管理處印行。
2. 莊閔傑、王介鼎、李佳如、周宏祈、陳勇至、蔡明哲(2020-2035) 搖椅專利。中華民國專利證書。109年9月21日設計第D207202號。
3. 陳勇至(2020 )漂向北方的植物方舟-紐約植物園。自然保育季刊 110: 68-77。
4. 陳勇至、柳婉郁 (2021)  疫情時代下森林遊樂區之新使命-防疫森林。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22(2):97-105。
   
 
研究設備:  
研究重點: 20220624更新